“牛街美食,古韵榴芳”美食品鉴周活动接近尾声,本刊记者跟随品鉴团昨日相继走访了奶酪魏、聚宝源涮肉两家牛街上的老字号,听掌门人讲述他们的品牌和历程。故事虽有不同,但都有着一颗牛街餐饮人追求品质的匠心,更为可喜的是,两家老号的技艺传承也都后继有人。
走出奶酪魏,拐弯步行5分钟就到了聚宝源涮肉牛街总店。此时虽是工作日的中午,楼下小吃、楼上涮肉人头攒动,门外排队、堂食满座的火爆场面,印证了“聚宝源”作为如今牛街头牌餐饮的含金量。
牛街聚宝源涮肉掌门人马刚(左)和“二姐”唐春梅(右)。
聚宝源的掌门人马刚老爷子,是牛街响当当的人物。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辞职接手聚宝源熟食至今,把一个小熟食店、牛羊肉铺发展到先做前店后厂,后来一楼卖肉、二楼搞餐饮,再到如今在内蒙古自建牧场和屠宰厂,企业可谓一步一个脚印。马刚说:“很多人误认为聚宝源只是近几十年卖肉起家的餐饮,其实从解放前牛街就有聚宝源羊肉铺这个老号了。”此后聚宝源历经公私合营、改制、承包,从马刚接手后,这个根植于牛街的老品牌才真正迎来崛起壮大。
为了掌握一手最优质的牛羊肉资源,马刚当年从自己到大红门板车拉肉进货开始,后来从东到西跑遍了内蒙古所有的盟市,“最长的一次采购横跨2000多公里,我比好多当地人都了解内蒙古各地牛羊肉的具体品质!”企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,又衍生出了“马辈儿涮肉”这一迎合年轻人的新品牌,马刚认为,他这辈子做成的这件勤行事,也算对得起“聚宝源”这块老牌匾了。
在经营上,聚宝源不仅要求肉好,还注重肉品分割和摆盘,像“高钙羊肉”这一带脆骨的热门涮品,也是聚宝源的首创。当年在“聚宝源涮肉城”跟马刚学徒的唐春梅,现在成为总店忙里忙外的顶梁柱,被员工亲切地称为“二姐”。马刚说:“叫二姐,是大伙儿对她的信任,我干不动的时候,聚宝源的后继就靠她们这拨年轻人了。”与身着店长制服不相称的是,唐春梅布满老茧的双手,她笑着说:“这都是当年在后厨洗肉、分割肉留下的印记。”
一通催促的电话,唐春梅顾不上多聊又跑去照顾店面了。下午3点,聚宝源的客人依旧络绎不绝,时代在变,牛街的老味道不变。
(文、图/王一宁 责任编辑/萧祉默)